美丽乡村建设是关系农民幸福、农村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大事,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一环。省委党校调查研究中心与新华日报近日联合就“江苏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及对策建议”进行的调查显示,美丽乡村建设中,软环境建设依然是瓶颈、考核指挥棒还需深度调整,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共建共享,才是长效之道。
“南高北低”不平衡,软环境建设成瓶颈
美丽乡村总体建设成效如何?4%的学员认为非常好,45%的学员认为比较好,40%的学员认为一般,9%的学员认为不太好,2%的学员认为很不好。采用五分量表进行评分,得到美丽乡村总体建设成效的平均分为3.40分,高于中间值3分,这表明,乡镇领导干部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成效比较满意。
从区域对比来看,苏北地区的总体建设成效(3.14分)显著低于苏南(3.64分)和苏中(3.46分)地区。本次调查中,62%的学员来自生态文明示范乡镇,35%的学员来自非生态文明示范乡镇,两者对美丽乡村总体建设成效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生态文明示范乡镇(3.58分)高于非生态文明示范乡镇(3.07分)。由此可见,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不同地区、不同乡镇还存在发展水平差异,苏北地区以及非生态文明示范乡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短板。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状况,调查组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环境保护与美化以及乡风村风文明提升4个方面进行调查,得到综合评分依次为3.08分、3.46分、3.31分以及3.13分。
调查组认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美化,乡村硬件环境得到了大幅提升,而经济发展、乡风村风文明提升等软环境建设却滞后于硬件环境建设。接下来,不仅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硬件环境建设的成果,更要突破软环境瓶颈,打造美丽乡村的升级版。
既要转变发展理念,也要改变考核管理体系
考核体系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对本乡镇的考核体系中,经济指标与环境指标权重关系属于哪种类型?45%的学员选择“经济大幅高于环境”,23%的学员选择“经济略高于环境”,24%的学员选择“重要性相当”。这直接反映了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仍然高于环境保护。因此,就不难理解很多领导干部在一些污染项目面前不够决断甚至撑保护伞的行为。
乡镇是否应该发展工业?77%的学员认为乡镇应该发展一些无污染的工业,占压倒性优势。然而,按照目前考核体系的要求,招商引资竞争激烈,乡镇能争取到的项目往往质量较差,难以保证不牺牲环境。
乡村不仅具有生活和生产功能,还有重要的生态补偿功能。因此,切实保护好乡村环境不仅需要理念的转变,还需要考核体系、管理措施等制度、政策层面的深度调整。
乡镇主要面临哪些污染问题?63%的学员选择农业面源污染,57%的学员选择乡镇企业工业污染,25%的学员选择外来垃圾污染。可见,农业面源污染和乡镇企业工业污染是最主要的污染源,这两者都是由于乡村自身产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调查组认为,产业发展是保证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但环境保护也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此情境下只有走绿色发展之路才是破解矛盾的根本所在。对于大多数乡村而言,还是要走农业和工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农业的绿色发展主要在于合理控制种植养殖规模,采用生态高效种植养殖技术,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率等。乡镇工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产业整合或自主创新等途径提高产业效益,同时也要加强环境治理措施和加大环境管制力度。
因此,对江苏而言“凤凰涅槃”比“腾笼换鸟”更重要,依靠发达的科技创新能力走自主创新道路,依靠良好的政府服务能力走产业整合道路,依靠严格的环境管制能力走循环经济道路,这是有江苏特色的产业绿色发展之路,也必将能够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高水平协同。
政府主导 共建共享
本乡镇美丽乡村建设主要依赖哪类主体的资源投入?97%的学员选择政府,13%的学员选择当地民营企业家,11%的学员选择村民百姓,3%的学员选择一般社会企业,2%的学员选择其他。可见,政府是目前美丽乡村建设中最主要的主体,其他社会主体虽有所参与,但投入力度非常有限。
调查组分析,事实上,政府单方面大力投入并不易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支持,甚至容易被群众误解为“搞形象工程”。群众和社会主体未能积极参与的原因主要在于环境问题是一块“公地”,在既没有环境意识又没有其他有效手段的激励下,他们并没有投入的积极性,只能依靠政府的投入。由于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财力差异较大,容易导致欠发达地区环境难以改善。
要想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期成效,必须依赖多方力量的投入和参与。69%的学员认为应该全面提升村民百姓的观念和素质水平,65%的学员认为应提升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45%的学员认为应构建美丽乡村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43%的学员认为应大幅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共建共享”的模式,让老百姓能够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并享受由此带来的实惠,他们才会自发自愿地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同时,政府可加大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力度,从交通文明、环境卫生等小事抓起,建立行为习惯的评比与激励机制,倡导绿色化的生产、生活观念,形成美丽乡村建设良好的社会氛围。
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对于乡村长久发展也至关重要,这也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当前,不少地方已经出现“建设容易、管理难”的困局,例如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未能持续运转、新建的农民住宅小区没有物业打扫卫生等,对此,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也许是可行的路径。此外,让群众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充分汲取他们的智慧,美丽乡村建设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