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金湖县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藏粮于地”,卡在哪里?
发布时间:2015-08-26     浏览次数:     来源:新华日报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提出“实施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提高有机肥施用比例和废料利用效率”。少用化肥、多用有机肥是提高地力、“藏粮于地”最重要的途径。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推广使用有机肥面临成本高、土地流转期限制约的问题。

  51岁的滕生余是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纪东村农民,种了180亩粮食。他说,本地农资店里出售有机无机复合肥,但是价格比较高,零售价每斤1.3-1.5元,这个价格比尿素高,尿素每斤只要0.95元,因此,他种一季水稻,每亩要用90—100斤尿素,而复合肥的用量只有60斤。不添加化学成分的有机肥本地没有卖的,所以也没用过。传统的家积肥他也不用,因为虽然不需要什么购买成本,但劳动力成本太高,肥力发挥比较慢,不合算。“说句实在话,如果土地流转期限比较长,我会考虑多用有机肥,家积肥也会尽量用一点。”他说,问题是他目前流转的地一年一签,下了大本钱培肥了土地,万一明年不是他种了呢?

  溧阳市社渚镇的汤芳伢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种了5000亩粮食。他坦言,种粮这么多年,主要还是施用化肥,水稻每亩要用80斤尿素、60斤复合肥,而纯粹的有机肥用量不大,每亩只用50斤,主要用来作基肥。“价格太贵啊。”老汤对记者说,有机肥如果价格不贵,他肯定会用,因为对提高地力的作用很明显,问题是这类有机肥价格不比尿素便宜,土地流转时间短的种粮户,肯定不会用。他目前流转的地期限较长,所以还舍得用有机肥。

  对新型有机肥的性能尚不了解,也是农民不用有机肥的原因之一。这一点,泗洪县太平镇种粮大户王斌深有体会,他种了4000多亩粮食,去年,当一家有机肥生产企业找到他、劝他使用时,他还有点犹豫,因为厂家推销的有机肥价格不便宜,80斤一袋,要100元,比尿素贵。厂家承诺先用后付钱,他才放下心来。去年,他每亩稻田下了80斤有机肥,尿素使用量从80斤减为40斤。粗粗一看,每亩农资成本提高了60元左右,但到收获季节王斌发现,每亩水稻比往年增产100斤,总体每亩增收90元左右,而且,耕地质量也好多了,土地松松的,不像以前都是板结的。今年,尝到甜头的王斌除了继续种粮以外,还兼职做了这种有机肥的经销商。

  有机肥的推广使用,还与测土配方密切相关。测土配方能做到土壤缺什么补什么,目前有机肥的生产厂家一般都有不同配方的产品,农民可根据测土配方的不同结果选择不同的有机肥。然而,种种原因导致测土配方不到位。“我也知道测土配方的好处,可是没人帮我测啊。”说到这个话题,滕生余告诉记者,在他们那里,一般只在公路沿线的丰产方里搞测土配方,上面来检查、外地来参观,就领到丰产方里。远离公路的田块就没人帮着测了。不过他也理解,农技人员本来就少,不可能每块地都测到。溧阳市社渚镇农服中心主任黄志兵告诉记者,乡镇一级农服中心是没有测土配方的技术人员的,一般只是采样,然后送到市土肥站检测。如果农户要求测土配方,乡镇农技人员会及时服务。一般来说,种粮大户对测土配方比较重视,每隔两三年就会要求测一下,而且因为考虑到农本,化肥的使用也是比较节制的。“种植面积少的农户基本没有测土配方意识,滥用化肥现象尤其严重。”他说,改变他们的施肥习惯应该是下一阶段的重点。

  “一头猪培肥一亩地,这是太湖流域农耕文化几千年不衰的原因之一。”张家港市农委主任徐江说,历史上,由于广泛施用畜禽粪便和家积肥,地年年种,地力却一点不减,耕作层厚达20—25厘米,现在普遍只有15厘米左右,这是过度施用化肥、地力减退看得见摸得着的证明。张家港市是省内较早提倡施用有机肥的地区,除了上级财政补贴外,该市的市级财政、镇和村对农民购买有机肥都有补贴。不过他坦陈,除了种植蔬菜和瓜果作物的农民对施用有机肥的积极性比较高以外,种粮食的农民施用有机肥数量还是比较少,这与商品有机肥的价格成本有关系,与种粮农民对这类有机肥性能不熟悉也有关系,对藏粮于地是不利的。“苏南地区大量关停养殖企业、尤其是关停大型养猪场,客观上导致有机肥原料短缺。”他说,其实,一家大型养猪场如果配套沼气发电,那么,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液和沼渣是极好的有机肥,而且成本极为低廉,肯定会吸引种植大户施用。

  省农委耕地质量保护站首席专家殷广德告诉记者,目前我省秸秆还田的数量已达4000万亩,此举对培肥耕地作用很大;全省各县(市、区)都划定了商品有机肥补贴项目区,省财政对每吨商品有机肥补贴200元,并鼓励有条件地区适度恢复种植紫云英、蚕豆、豌豆等绿肥,省财政每亩补贴60元。出台这些补贴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耕地的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总体来说,设施农业和蔬菜园艺上的有机肥用量越来越多,去年全省商品有机肥的补贴规模达30万吨。”他说,粮食种植领域有机肥使用量确实比较少一点,还需要各级农技部门努力,推广精准施用化肥,少用化肥,“要让农民了解,合理施肥,每亩能减少70元农本,而节本也就是增收啊。”

本报记者 朱新法